永昼张大的眼眸里蓄满了泪水,她无法控制地颤抖,心就像被敲碎了一般疼痛难当。
然而无垠只管继续说下去,故事还没有结束。「仅存的青藏人全都逃往北方。北方分成三个族群,有黑瞳的白族人,有灰瞳的黑族人,还有红瞳的红族人。由于过往青藏人的残酷和虐待,北方的人无法原谅他们。就好像历史重演一般,这次换北方的族群屠杀南方来的人。除了白族人,他们天生没有防备心,更富同情心,因此少数的青藏人就在白族里定居下来,他们报恩般地把捕鱼的技术和对大海的知识都传授给白族人,渐渐的,几百年后,那些仅存的青藏血统就被同化了,像是消失在风中的歌谣,不再被人想起。」
他说完了,这个藏在心中十几年的故事,今天终于有机会说出来,他一直在等待这天的来临。
永昼掩着面,泪水像决堤似的,不断涌出。她知道这不只是一个故事,这是一段被遗忘或是被故意忽略的历史,而她的出现,就是在见证那已经烟消云散的过往。
「别哭。」他用指腹轻轻替她抹去泪痕,虽然早预想到永昼会落泪,但真正看到她的眼泪,却更令他心疼。
抽噎的声音从手掌下传出。「你为什么知道这个故事?连我都没听过……」
「这是我母后告诉我的故事。每当我要就寝时,她就会像我现在这样,看着她的儿子,说起那个谁也不知道的国度的故事。」
她放下双手,一双水一剔看着不知到底还隐藏了多少秘密的无垠。「你的母后?」
「是,在记忆里,母后的眼睛是淡淡的灰色,或者该说有些偏紫色,可是每晚当她说故事给我听,我就觉得在烛火倒映之下,那双瞳仁却散发出微微的蓝光,可是总在我想看得更清楚之际,就忍不住睡去。」
怜爱地抚着永昼的粉颊,无垠道出幼年时候的记忆。还记得有一日,还是稚儿的他和宫女提起这个发现时,被所有人嘲笑了一番,从此他再也不敢把这「谬论」说给别人听,但小小的心灵却从来没有忘记那神奇的画面,也相信自己没有看错,只是他还来不及向母后追问,上天就将母后永远地带离他身边了。
「这么说……你的母后也是……」话未竟,他以食指抵住谜底。
「几千年过去,该遗忘的被遗忘了,但该保留的还是被保留了下来。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,每个人都和这故事有关系,只是关系的大小之分。被遗忘的是仇恨,被保留下来的是传说;时间终结了仇恨,但不许曾经存在的事实消逝;不需要去追究每个人的角色分配,因为我们的血液都不纯正,重要的是自己。」他指着永昼的心。「妳知道妳生来这世上是背负着什么样的责任吗?妳是过去辉煌盛世的证人。」
他要她别再去追究谁灭了谁,抑或是青藏的故事为何几乎消失在世界上,只要永昼还活着的一天,就代表过去无法被抹灭,这个故事还会继续传承下去。
「无垠,你还有什么事是还没告诉我的?」永昼觉得这男人好像一本书,一本很厚很艰深的书,虽然外表看起来会让人却步,但事实上,愈读才会愈感到这本书的趣味和无穷知识。
无垠皱着眉,故作沉思样。「也许还有一些,但我现在想不起来。」
吸吸鼻子,怀抱着满胸的澎湃,永昼认真的对他说:「那等你想起来一定要告诉我。」
他轻点她的鼻尖,低首在那微启的唇边呼气。
「我答应妳,但……不是现在。」
第八章
「咳……咳咳……咳……」一连串的闷咳从策谕阁中传出,此刻廊檐正因融雪,好似下着小雨那般流泻着雪水。话说严冬结束之际寒气尽出,冰化雪融春即来,然而此时若是轻忽,最容易染上风寒,很不巧的,无垠就是最好的例证。
其实要他染上伤风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,从小到大,他发烧生病的次数五只手指头就数得出来,尤其近几年更是不曾和病字扯上干系,这不病则已,一病起来全宫里上上下下皆替王来操心。太医每餐一帖药,御膳房改炖起御寒补品,王公大臣都当起了大夫,面圣第一眼先观察战君的气色如何,接下去一开口就是保重龙体,都快让无垠吃不消。
然而天不怕地不怕的无垠却害怕药味,除了王后,没有人能让他把药喝下,也因此无垠的病才会拖至今日还好不了。
如今在策谕阁中向战君报告政情的,是右相黔柱;战君一咳嗽,他的报告就中断。抬首望着战君,他很想出言关心,但同时也很清楚,说了也只是讨骂挨;在这件事情上,战君顽固得很。挥毫在奏折上批阅的无垠在黔柱再次停下报告之后也歇笔,严肃地问道:
「接下去?」
「是……」黔柱拱手答复后重新衔接方才中断的报告,说道:「北境褚县来报,沸江泛滥成灾,今年为最,已有三镇覆盖在江水之下,粮食短缺,两年前的传染病恐复发,望战君立即拨粮至褚县救急。」
「尧县的乡会还有存粮否?」战君问。
尧县是距离褚县最近,也是北境少数设有乡会的县。
「回战君……无。」低头回答问题的黔柱虽看不清他的表情,但从他简短的回答中,已可听出语中沉重之气。
「禄县呢?」他又问。
「回战君,禄县的存粮虽尚有存余,但不够供给褚县,且禄县与褚县相距甚远,只怕远水救不了近火。」黔柱所言句句属实,但也间接宣告了褚县的命运。
叹了口气,他无奈地开口:「开禄县乡会,派当地驻扎骑兵押粮前往褚县救济灾民,还,也得送,这是褚县唯一的希望,总不能让他们还没被淹死就全饿死。」
「臣,遵旨。」接下圣旨的黔柱应马上离去办理战君交代的事宜,但他却迟迟没有移步,似乎还有事情未奏。
无垠看着他。「怎么?还有事吗?」
眉宇间露出忧郁之色,看来是有难以启齿之事,黔柱终于决定说出:「回战君,臣有一事,不知该不该说。」
揉着额际的无垠闭上眼,长吁了口气。「有话就说,别吞吞吐吐的。」
「昨日,臣辗转收到一封谏书,是北境五县共同上奏的折子,本该交由战君过目,但却被臣大胆地挡了下来。」
无垠挑了挑眉。「你挡了就挡了,现下还跟我说是为了什么?要我降罪吗?」
黔柱继续说道:「臣原以为此谏书内容荒唐至极、未经熟虑,无须让战君过目,但在一夜长思之后,臣领悟到,无论其内容是否得宜,终是五县县令共同的意见,是该让战君知晓臣子们在想些什么,因此冒着挡谏之罪向战君坦白。」
无垠点了点头。「罪罚之事稍后再说,你先把其谏书内容说来听听。什么叫荒唐至极、未经熟虑?」
得到允诺,他才缓缓启口:「上疏中提到,战君迎娶海神之女全国上下欢腾不已,期盼藉由海神之女的到来,光明也能降临黑沃。但,北方地震的次数却比往年高出许多,沸江泛滥的灾情更是惨重,或许和亲之事触怒黠璈熏璞大神,北边的不安定,正是天怒的结──」黔柱的话被无垠伸出的一掌打断。
「他们这是把所有的天灾全怪到永昼身上吗?当初欢欣鼓舞的迎接她,现下却写出这种内容?他们的态度怎么可以转变得如此之大、如此之快?!」他眼中冒着星火,双拳紧握,心正在抽痛。
黔柱无语地看着下方,他明白无垠震怒的原因。上奏的人是他的子民,被批判的是他的妻子,是愤慨,也是悲伤,但这的的确确是写在奏折上的,也的的确确是人民的感受。
「战君,臣以为──」话还没开始,又教无垠给堵了去,这次他将视线锁定门外。
「是谁?别在外头偷听,给我进来。」外头的人心一惊,连黔柱也吓了一跳!外头什么时候有人站着?一点声音都没有还会被发现,这等的特异功能,也只有战君才办得到。
门扇被打开,外头的人端着盘子走进来,无垠从椅子上站了起来。
「永昼?」他吃惊地看着她。
「臣,参见王后殿下。」黔柱赶紧行礼。
端着药碗的永昼脸上看不出内疚或是慌忙,只是面无表情的说出自己的来意。
「我送药来,无意间听到你们的对话。」
无垠绕过桌案,站到她面前。「妳都听见了?」
隐瞒下去也没意思,永昼清澈的蓝眸看着他。「是,恰巧全听见了。」
一旁的黔柱感到背上冷汗直冒,但还是故作镇定地站着,若是因为这事战君和永昼有不愉快,那他未来几日定会非常的难过。光想到这里,胃就一阵翻搅,也许明日可以胃痛为由不上早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