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上有很多事就是在误解中成立的。皇上决定不再跟绮罗提起公主的事了。因为看到绮罗昏倒,是最让他心疼的一件事。
而且,在北嵯峨见过一面后,就躲在权大纳言家深处,根本无从确认存在与否的公主,还不如眼前的绮罗比较实际。
明知道绮罗是男的,却偶尔会怀疑,那个女的会不会就是绮罗?每当有这种无稽念头闪过,皇上就会责怪自己的愚痴,陷入苦思中。
「真的不得不佩服宰相中将的痴心。在三位中将仕进之前,都很瞧不起的喊他『权大纳言家的绮罗小子』,还对他表现出强烈的敌意。结果绮罗一仕进,态度就变得像反掌一样快,一副跟他很亲密的样子。现在还成了绮罗在宫中最好的朋友。目的当然是为了得到他妹妹,可是行动也未免太快了吧?真是所谓擒将先射马呀!」
源少将旁若无人的说完之后,左大弁把扇子一敲,补上了一句惊人之语:「真是这样吗?我很怀疑。他们俩人太亲密了,有绮罗中将的地方,一定有宰相中将。绮罗是马的话,也是一匹俊马…总不会是现在流行的畸恋吧……?」
「那么,那匹马才是目标喽!」源少将应和着,大家哄然大笑。
笑不出来的只有皇上和当事人宰相中将。
对皇上而言,「畸恋」两个字好象是在指责他隐藏在深处的心思。他很紧张的在心中反复为自己辩解道:
《绮罗是北嵯峨那女孩的哥哥,长得又很像,所以我才特别喜欢他。就只是这样而巳呀!》
而后,又为自己这么可笑的反应感叹不已。
宰相中将瞪着那些笑他的同伴,非常生气的说:
「居然在御前如此愚弄我。左大弁大人、源少将大人的戏言未免都太没分寸了,太令人生气了!」
年长的权中将赶紧停住笑声,说:「绝对不是在愚弄您。如果惹您生气了,请多原谅。不过,我真羡慕绮罗,人不在场也被如此谈论着。真是宫廷里的一号奇葩,难怪右大臣那么希望招他为三公主的女婿。」
话题改变,在座者一片哑然。权中将发现,不只是宰相中将、左大弁,连皇上都很惊讶的盯着自己时,干咳了几声。
「右大臣招绮罗……?我第一次听说……」皇上的表情都不对了。
「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呀!」
「这件事是真的吗?权中将大人!」再怎么被嘲笑也一直很遵守礼仪的宰相中将,也顿时忘了自己是在御前,咆哮了起来。
「对不起,我不是有意把这消息传达给皇上的……」
权中将对皇上和大家的反应,感到非常迷惑。
皇上看了表现激动的宰相中将一眼,说:「宰相中将不只是对绮罗,对右大臣的三公主也很痴心,是吧?不要让他担心,把你所知道的事都说出来吧!」
就这样把责任推给了宰相中将,追问真象。
权中将边咳嗽,边说:「从何说起呢?大家都知道我的妻子是右大臣的二公主…所以才听说的…好象是右大臣的心意。而且三公主本身也听说过绮罗的事,对他蛮倾慕的……」
「身为贵族的公主,居然去打听达官公子的事,真是没教养!」
皇上皱着眉,喃喃的说了些颇有恶意的话。
因为说的是自己妻子的妹妹,权中将赶紧解释说:「臣惶恐。右大臣的大公主是弘徽皇妃,每次回娘家时都会跟三公主聊很多事。绮罗的事,可能就是皇妃告诉三公主的吧!」
「可能是吧!」对方既然提起了弘徽殿皇妃,皇上也不好再说什么。
倒是权中将卯起劲来继续笑着说:「听说右大臣的心意已经透过左大臣传达给绮罗了。配做当今显耀的绮罗之正室者,只有右大臣家的公主了。老实说我也祝福这段姻缘,如此一来,我就可以和绮罗以连襟相称,共同进出右大臣家。」
皇上一时顾着开扇闭扇,过一会才说:「我还有文件要看,今天到此吧。」
让宰相中将等人退下。
可是,孤独一个人后,根本没有文件可看,只有愈想愈沉。
在嘲弄宰相中将时,飞出了「畸恋」这句话,都已经叫皇上焦躁难安了。又听到右大臣家招婿的事,更让皇上如坐针毡般的难受。
《右大臣和绮罗父亲左大臣是各拥有宫中两大势力的权门。如果三公主的婚事是真的,我也不能说什么…。可是让人不高兴的是,绮罗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件事?装做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,实在可恨!》
皇上,召唤女官说:「我要去丽景殿看梅花,快去通报!」
「赏梅的话,梅壶皇妃那边的梅花开得正美呢!」
侍女春日不知道从梅壶那里拿到了多少小费,一直帮梅壶说话。皇上平时也认为给小费是宫中常有的事,不怎么在意。可是,这个时候正好一肚子火,话就说得很难听了。
「我想看丽景殿的梅花。梅壶的梅花开得虽大却没品味,没香味,也没有风情,我不喜欢!」
春日脸色大变。大概听出了皇上是在指桑骂槐,借题奚落梅壶皇妃吧?这些话可能不一会儿就会传到梅壶耳里,让梅壶的歇斯底里症再大大发作一番--皇上想到这里,就愈来愈忧郁了。
六 绮罗结婚!!
渡过一段好长的斋戒日,再回到宫中的绮罗,敏感地察觉到同事之间的态度有些不一样。
好友宰相中将绷着一张脸,权中将和左大弁又笑得很暧昧。
「绮罗也到这种年纪了呀?一直当你是个孩子,所以从来没想过那种事呢!」
尽说一些让人臆测的话。
「到底是什么事?」
问他们,他们也不说清楚。个性率直豪爽的绮罗,感到很生气。
《京都里的贵族一个个都缩头缩脑的。说话也不干脆一点,专说一些让人臆测的话,跟女人一样!》
其实,绮罗仕进后最吃惊的就是-宫廷的过于女性化。任何人都不说实话,只制造一些气氛。
政策会议时,也不会热络的交换意见。在会议前就已经先达成各种协议,御前会议几乎都只是结果的报告而已。会前如果没有做好协调的工作,会议就会呈现出比较紧张的局面。但是也不会被提出来在桌面上讨论,只是像女人之间的妒嫉一样,逐渐散发出阴险的气氛。这时候,父亲「好好先生左大臣」(权大纳言已经升职了)就会站出来,说:「好啦好啦,大家各让一步……」,会议就落幕了。
单纯的绮罗以为,会议落幕了事情也结束了。其实,真正的战争才起幕呢!宫中开始流传一些谣言,诽谤中伤那些跟主流派意见不同的公卿。而且,绝不会表面化,只会在暗地里流传。
然后,某一天,某个公卿就会从宫中消失,躲在家里足不出门。等一切明朗化时,那个人在宫中的势力也已经消失殆尽。
绮罗一度质问父亲,说:「爸一天到晚说天下和平,那样叫和平呀?权谋术数的竞争那么激烈,根本是乱世。」
父亲很平静的说了一段颇令人开悟的话:「不愧是绮罗,能说出那么有思想的话。不过,天下的确是很泰平的。没有战争就很值得感谢了,人民不必出征,田原不会荒废,也没有人会死。比较起来,一、二个贵族失势,算得了什么大事呢?宫廷中的贵族还会彼此扯后牵制,表示天下还是泰平的。」
一时之间,绮罗也觉得很崇拜父亲这样的豁达。其实,说穿了,他只是一个怕事主义者而已。对身于名门,又已经升为关白大臣,位居臣子中最高地位的父亲而言,一、二个贵族的失势,也许是算不了什么。可是,对还年轻、个性又率直的绮罗而言,就不是那么简单可以视而不见的事。
他对没有理由的失势感到愤怒,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谣言感到生气。可是,又不能无视那些传言。因为在那个时代,最新最确实的情报,都是经由人人相互传递的。所以任何消息都是一种「传言」。
没有电视或收音机的报导,人们只能依赖传言。也因为人们都依赖传言,不久传言就会在多数人的支持或反对声中,慢慢的产生现实的份量。毕竟,大部份的人是不会去听少数人所说的话。能让人们竖耳倾听的,大部份是内容很特殊的,或是很有地位、很有说服力的人说的话。
所以对同事们的暧昧,绮罗除了生气,也产生了警觉性。
《一定是有什么传闻……难道女儿之身暴露了?》
这是一个天大的秘密,绮罗愈想愈不安,对传闻变得此任何人都神经质。除了同事的态度之外,皇上已知道她进宫了,却不召唤她,都让她觉得有蹊跷。
以前,她斋戒或生病请假后再回到宫中,皇上都会立刻召见她,问他家里的事或病情。可是这次却毫无动静。她愈想愈不明白,愈想愈焦躁。虽然尽量不要去想「可能是女儿之身暴露了」,可是念头闪过之际,心脏就好象要停止似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