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情小说 > 参军妹子护天下(下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白天 黑夜

第 11 页

 

  这才是岳家媳妇该有的气度啊!

  刘氏内心肯定,但嘴上可不会轻易夸她,免得赵侬小尾巴翘得太高。「所以连霄是被你一只鸟拐了?」

  「是他拐了我一只鸟!」赵侬发笑,又忍不住娇嗔。「不过拐了也就拐了吧,我送了我哥一只海东青,送了阿晟一只黑鵰,之后又是夫君得了我的金鵰,鸟儿在他们身边比在我身边有用多了。」

  「他们都有一个专属的小伙佯,那你自己呢?你手下那么多神俊的猛禽,哪只是专属于你的?」刘氏好奇。

  赵侬突然不发一语,脸莫名其妙地红了起来,不知怎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。

  瞧瞧这娇姑娘颠倒众生的模样,刘氏不由心想岳连霄会喜欢赵侬,除了她识大体,应当还有男儿本色的原因。

  然而同样也是这娇姑娘说的话却给了刘氏不小的感慨,刘氏倒不是真关心赵侬专属的鸟儿是哪一只,反倒对她赠出鸟儿的胸襟耿耿于怀。「许是上天给你这技艺,并不是让你独善其身,就是让你对军队、对国家做出大贡献啊!」

  岳家由祖辈发迹,一直都是武将传家,刘氏自个儿年轻时也是随夫君驻守在边关,虽然她无法上战场杀敌,可是绝不是啥都不懂的娇花一朵,胸中也是有国家大义的。

  赵侬不太好意思地说起了自己那个有些张狂的心愿。「其实我驯养这些猛禽时,心里就常想着,总有一天我要与这些小伙伴们一起帮助国家,帮助天下更多的人,只可惜我现在力量微小,还做不到。」

  「会有机会的。」刘氏拍了拍她,有些羡慕地道:「这期许约莫也只有你能达成,普通人能驯服一只猛禽都是了不起了,你还有那么多只!」

  「不若我也送祖母一只吧!」赵侬感受到了刘氏的向往,突然一拍掌,「现在冬日,小伙伴们都躲冬去了,和我一起由东北赴京又来到此地的小伙伴不多,且让我看看谁会过来,就代表祖母与它有缘分吧!」

  刘氏双眼一亮,也不假意推辞,直接就应下,听完赵侬与岳连霄结缘的故事,她当真也想要一只属于自己的猛禽。

  赵侬执起羽笛,吹了几个单音,不一会儿窗外就飞入了一只神俊的鸟儿,翅膀上还沾着雪,个头不大,却是精神饱满。

  「臭头,是你呀!」赵侬兴奋地对着刘氏说道。「祖母,这是鹞子,以后就是你的小伙伴了。」

  刘氏的笑脸一僵。「臭头?你是说……它的名字叫臭头?」

  赵侬很用力地嗯了一声,「是叫臭头,很好听吧!」

  好听?这等独特的取名风格令刘氏有些怀疑人生。「等等,不会其他的鸟儿也叫什么狗剩、牛蛋之类的吧?」

  赵侬一副遇到知音的模样,双眼发亮。「祖母你真是太聪明了,我哥的海东青叫狗剩,牛蛋是一只苍鹰,阿晟的黑鵰叫毛蛋,至于夫君的金鵰名字最威武,叫铁柱呢!」

  居然还自得其乐起来了。刘氏同情地看了看名叫臭头的鹞子,觉得红薯吃在嘴里都不香了。「现在改名来得及吗?」

  「从小就这么叫着,换名字小伙伴就不知是在叫它了,每只名字都不一样,我可是绞尽脑汁地想呢!」赵侬叹了口气。「取名字真是件麻烦的事,难怪夫君说以后我们的孩子名字让我想。」

  「咳咳咳咳咳……以后孩子名字让你想?」刘氏话声直接拔高走了音,差点没被红薯呛死,咳得眼睛泛红,简直都要为自己的曾孙掉泪。

  缓过气来,她郑重地再一次确认。「你方才说每只鸟的名字都不一样对吧?所以用过的名字应该不会再用?」

  「是啊!」赵侬郑重地点头。

  「好,那我那只……鹞子是吧,还是继续叫臭头好了。」刘氏心想是不是劝赵侬多养些鸟儿算了,那些名字用掉一个是一个。

  曾孙啊,曾祖母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啊……

  第十章 携家带眷离开岳庄(1)

  腊月二十五,岳连霄终于顶着满天的风雪回到了岳氏老家,他进门时厅里的赵侬正与刘氏在糊窗户,而后要贴上刘氏剪好的窗花。

  新年里人人都忙着,居然没注意到岳连霄走了进来,等到赵侬糊好窗户一个回头,便见他站在刘氏身后,风尘仆仆,神情疲倦,但眼神却温柔地凝视着她。

  「夫君你回来了!」赵侬惊叫一声,顾不得刘氏在旁,冲过去扑进岳连霄怀里。

  「喳喳呼呼的像什么样子!就你这样的还侯爷夫人呢……」刘氏嫌弃了两句,才反应过来赵侬到底嚷了什么,猛地话声一窒,也回头看去。

  「唉嗔连霄啊!你什么时候回来的,怎么都不说一声!」刘氏叫得比赵侬还大声,硬生生的把孙媳妇从孙子的怀里挤开,一把拉起岳连霄的手。「外头天冷,你可有冻着?吃饱了吗?」

  「没有冻着,祖母摸我的手,还是热的。」岳连霄赶紧反握回去,「我回程时吃了几个馍馍,不饿。」

  他因为赶路不便绕去市集,但年节里家家户户都在做馍馍,沿途要买上几个还是很容易的。

  「外头做的馍馍里有家里的饭菜好,我马上让你媳妇去整一顿好吃的!」刘氏挥挥手,朝着赵侬说道:「你上回做那酸甜的肉片,还有炖酸菜的锅子也不错,多放些肉,还有那啥小鸡炖蘑菇的也来点儿……」

  岳连霄连忙拉住赵侬,「不用了,我有重要的事要说,饭不急着吃。」

  「什么事这么严重?」赵侬见他神情凝重,顿感不妙。「该不会是……你去查的那件事?」

  刘氏一听,心也提了起来,她与赵侬都不是一般弱女子,对政事多少有所了解,所以岳连霄去査了什么也约略与她们说过,如果是那件事出问题,那问题肯定不小。

  不出所料,岳连霄沉着脸道:「陈赞那些马匹都囤在太原总兵陶梧在阳曲县近郊的私人马场,我去探了探,发现他们训练马匹是用来作战的。我沿着驿路一路查探,发现他们偷偷运回的不只马匹,还有五台山一带盛产的铁矿,也都秘密送到阳曲县的私人冶铁厂制成了武器。」

  刘氏听到这里,老脸都严肃起来。「囤马囤兵,这是想造反?」

  「我潜入了陶梧的书房,发现了他与年盛华私下联络的密函,代表这些事年盛华不仅仅是知道,他根本就是主谋!」岳连霄一想到堂堂内阁首辅居然暗中策划着颠覆朝政,心底便一阵寒意。

  「既然年盛华有反意,他为什么要支持阿晟当皇帝?」赵侬不明白。

  「因为先皇在位的时候,年盛华在西北蓄积的兵力及资源尚未到位,若趁着先皇驾崩匆促起事,他没有信心能拿下这个江山。」岳连霄说的这些是他从年盛华的密函里推敲出来的。「所以他必须支持一个皇子上位,彼时大皇子与二皇子皆是野心勃勃之辈,四皇子的外祖家强势,都不好掌控。但陛下不一样,他自幼体虚,性格内向软弱还丧母,在年盛华眼中他是最好控制的,说不定当不了几年皇帝就要往生,这几年恰好替年盛华争取了时间,所以他坚定的支持陛下继承大位。」

  「我懂了!」赵侬也是一点即通的聪明人,接着岳连霄的话猜道:「年盛华并不知道阿晟到了广宁城之后身体好了许多,性格也变得刚强,把阿晟推上皇位之后发现阿晟并不如他所想的那么好掌控,所以他反悔了?」

  岳连霄眼中闪过一抹激赏,随即又沉重地道:「没错。阿晟很急切地想做一个好皇帝,让那些不看好他的人另眼相看,所以上任后便大兴改革,拔除朝中不少尸位素餐的官员,加开恩科,提拔寒门学子及能人志士,这些动作都严重影响了年盛华在朝廷里扩展势力的动作。」

  刘氏不只听得皱眉,整张老脸都皱了。「那现在年盛华准备造反了吗?」

  「或许还不到时候,但我们不能再让他继续蓄积力量,非得逼得他有所反应才行,所以我在查看年盛华与陶梧的密函时动了点手脚,让他们知道这些秘密有人知道了。」岳连霄说着,语气有一丝的破釜沉舟。「只是这可能会连累你们……」

  刘氏尚不懂会连累她们的关窍在哪儿,赵侬的脸却黑了。

  「夫君启行至太原,整个京师的人都知道,虽然理由是前来拜会祖母,但年盛华肯定能想到是你去调査这事偷看到了。」她说着还瞪了他一眼。

  岳连霄沉重地点了点头,一脸愧疚。

  刘氏也恍然大悟,没好气地瞪着孙子。「别人都是祸水东引,你倒是好,直接引到自己身上来!」

  「祖母,阿侬,我本也不想这么做,但事情紧急……是我对不起你们。关于我查到的事,我已让铁柱将消息传回京里给阿晟了,阿晟自然会做好准备,可是我们在老家这里势单力薄,陶梧的人恐怕很快会找过来,我得带你们两个立刻离开。」

 

上一章 下一章
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